4000风量低空油烟净化器
在当下,随着环保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各地对环境质量的管控愈发严格,餐饮行业的油烟排放问题也成为重点监管对象。油烟超标排放不仅会对周边空气质量造成负面影响,引发居民投诉,还可能让餐饮经营者面临严厉处罚。为了帮助广大餐饮从业者规避风险,合法合规经营,以下梳理了常见的导致油烟超标并会受到处罚的行为,务必引起重视。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八十一条第一款明确规定,排放油烟的餐饮服务业经营者应当安装油烟净化设施并保持正常使用,或者采取其他油烟净化措施,使油烟达标排放,并防止对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环境造成污染。然而,仍有部分餐饮商家为节省成本,在开业初期未安装油烟净化设备,或者在设备老化损坏后未及时更换。这种未安装油烟净化设施的行为,被监管部门查处后,将面临严重后果。
以哈尔滨客麦烧烤吧为例,2024 年 7 月 29 日,哈尔滨市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现场检查时发现,该烧烤吧部分烹饪区域未安装油烟净化设施,油烟无组织排放。按照《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 - 2001)5.1 规定,排放油烟的饮食业单位必须安装油烟净化设施,并保证操作期间按要求运行,油烟无组织排放视同超标。最终,该烧烤吧被依法处以罚款,还需承担生态损害赔偿等责任。
不同地区对未安装油烟净化设施的处罚力度会根据当地政策及具体情况有所不同,但一般来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一百一十八条第一款,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确定的监督管理部门会责令改正,并处以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若拒不改正,将被责令停业整治。这不仅会给商家带来经济损失,还可能影响店铺的正常经营与声誉。
安装了油烟净化设施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若不正常使用,同样会导致油烟超标并面临处罚。所谓不正常使用,包括但不限于长期不清洗维护油烟净化设备,致使设备内部油污堆积,净化效率大幅下降;随意关停设备,例如在就餐高峰期为节省电费而关闭净化设施,导致大量未净化油烟直接排放;私自拆卸、改装油烟净化设备关键部件,影响设备正常运行等行为。
在长沙市芙蓉区,执法局在开展餐饮油烟专项抽样检测工作中发现朝阳街道某餐馆餐饮油烟排放超标。经调查,原来是该餐馆长期未对油烟净化设施进行清洗维护,导致设备净化能力不足。经第三方检测公司出具的油烟检测报告表明,该餐馆检测结果均值 2.5mg/m³,而参考限值为 2.0mg/m³,超过标准 0.5mg/m³ 。依据相关法规,芙蓉区行政执法局对该餐馆作出立案调查决定,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并罚款 5000 元。
各地针对此类不正常使用油烟净化设施导致油烟超标的行为,处罚标准与未安装设施类似。如定州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规定,3 个灶头以下的餐饮单位,若已安装油烟净化设施但不正常使用,处五千元以上一万五千元以下罚款;3 个灶头以上 6 个灶头以下的,处一万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6 个灶头以上的,处三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责令改正后若拒不改正,同样会被责令停业整治。
若餐饮商家因特殊原因无法安装传统的油烟净化设施,也需要采取其他可行的油烟净化措施,以确保油烟达标排放。比如采用高效的油烟吸附材料、优化厨房通风系统设计、改变烹饪方式以减少油烟产生等。但在实际经营中,有些商家心存侥幸,既不安装正规设备,也未采取任何替代的有效净化手段,最终导致油烟超标。
在南明区,贵州某烙锅烤肉公司被贵阳市生态环境局南明分局检查发现,店内油烟净化设备的一处油烟进出口的油烟最低去除效率为 58.5%,低于《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 18483 - 2001)规定的饮食业单位的油烟净化设施最低去除率 60%,认定该店餐饮油烟排放超标。贵阳市生态环境局南明分局将案件移交综合行政执法局后,该店被依法下达《责令停止(改正)违法行为通知书》,并被处以罚款人民币 25000 元的行政处罚。该案例警示商家,无论采用何种经营模式,都必须重视油烟净化问题,不能忽视任何可能导致油烟超标的风险。
餐饮行业从业者应时刻牢记环保责任,避免上述导致油烟超标的行为。定期检查、维护油烟净化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若确实无法安装常规设备,积极探索并采用其他有效净化手段。这不仅是为了避免行政处罚,更是为了营造良好的环境,维护自身店铺的长远发展以及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一旦因油烟超标被处罚,不仅经济上遭受损失,店铺形象也会大打折扣,影响顾客流量和商业信誉。因此,合法合规经营,做好油烟净化工作,是餐饮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