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99-3228
内循环烟罩一体机如何实现 "零外排"?净化技术大揭秘
发布者:恒亚通环保浏览次数:0发布时间:2025-08-07 09:44:42

cbd2fe0ced54b793a73667c8ed7af60.jpg

在餐饮行业,油烟排放一直是个棘手问题,尤其是在一些无法安装排烟管道的场所,传统外排式油烟处理设备难以施展拳脚。内循环烟罩一体机的出现,成功打破这一困境,实现油烟 “零外排”,让厨房告别对室外管道的依赖。那么,它究竟凭借怎样的净化技术做到这一点呢?

第一步:高效油烟捕捉,让油烟无处可逃

内循环烟罩一体机首要任务是迅速且全面地捕捉灶台产生的油烟。其烟罩部分设计精妙,通常采用大面积、深集烟腔结构,能将灶台上方空间完整覆盖。以常见的商用内循环烟罩一体机为例,烟罩宽度比灶台两侧各宽出 10 - 15 厘米,深度可达 70 - 90 厘米,确保在油烟产生瞬间,就被纳入 “掌控范围”。

烟罩边缘会增设 “导风条” 或 “风幕装置”。这些部件通过吹出均匀气流,在烟罩周围形成一道屏障,如同给油烟设置了无形的 “围栏”,阻止其向厨房其他区域扩散。当厨师在灶台上进行爆炒操作,油烟瞬间大量涌出时,这层 “风幕” 能有效将油烟拦截,使其乖乖进入净化系统,大大提高了油烟捕捉效率,为后续净化流程奠定基础。

第二步:初效过滤,拦截大颗粒污染物

被烟罩捕捉的油烟,首先进入初效过滤模块。这一模块一般由金属滤网组成,网眼大小经过精心设计,通常在 0.5 - 1 毫米之间。当油烟通过滤网时,炒菜过程中溅出的大颗粒油滴、食物碎屑等污染物,会因滤网的阻挡而无法继续前行。

这些大颗粒污染物被拦截后,会在滤网表面逐渐聚集,形成一层 “油膜”。为方便清理,滤网多采用可拆卸设计,商家可定期将滤网取下,用高压水枪冲洗或浸泡在含有中性清洁剂的温水中,轻松去除油污。初效过滤能拦截超过 70% 的大颗粒污染物,有效减轻后续净化模块的负担,保障整个净化系统稳定运行。

第三步:静电吸附,精准捕捉细微油雾

经过初效过滤,油烟中仍含有大量细微油雾和小颗粒污染物,此时便轮到静电吸附模块发挥关键作用。静电吸附模块是内循环烟罩一体机的核心净化组件之一,由多组平行金属极板构成,极板之间会施加高达 10000 - 15000 伏的高压电场。

当油烟穿过电场时,其中的细微油雾颗粒和小颗粒污染物会被电离,带上电荷。这些带电颗粒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会被迅速吸附到带相反电荷的极板上。静电吸附模块对直径小至 0.1 微米的颗粒去除率可达 90% 以上,就像一个个 “微观吸尘器”,将油烟中的细微污染物精准捕获,使通过该模块的油烟变得相对洁净。

为保证静电吸附效果,极板间距通常控制在 5 - 8 毫米,既保证电场强度足够吸附污染物,又避免间距过小导致极板之间短路或积油堵塞。定期对静电吸附模块进行清洁维护至关重要,可使用软毛刷轻轻清理极板表面堆积的油污,确保极板正常工作,维持高效净化能力。

第四步:深度净化,去除异味与有害物

即便经过初效过滤和静电吸附,油烟中仍可能残留一些异味物质以及挥发性有机物(VOCs),需要进一步深度净化。内循环烟罩一体机一般配备 UV 光解模块和活性炭吸附层来完成这一任务。

UV 光解模块内的紫外线灯管会发出特定波长光线,这些光线能破坏异味分子和 VOCs 的化学结构,将其分解成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等小分子物质。同时,光解过程中产生的臭氧和自由基等强氧化剂,也能与有害气体发生反应,加速其分解,有效消除油烟中的刺鼻气味,使空气清新。

活性炭吸附层则像一块强力 “海绵”,其内部拥有丰富的孔隙结构,极大地增加了表面积。当经过 UV 光解的油烟通过活性炭吸附层时,残留的异味分子和少量未被分解的有害物质会被活性炭孔隙牢牢吸附,进一步净化空气。两者协同作用,能让异味去除率达到 85% 以上,确保排出的空气几乎闻不到油烟味,实现深度净化目标。

第五步:洁净空气回流,完成内循环闭环

经过前面一系列严格净化流程,原本污浊的油烟已被彻底转化为洁净空气。在内循环烟罩一体机的工作模式下,这些洁净空气不会像传统外排设备那样排到室外,而是直接排回厨房内部,重新参与室内空气循环。

为确保排回的空气均匀分布,不造成局部气流紊乱,设备出风口通常会进行特殊设计,如采用扩散式出风口或配备导风板,使洁净空气能平稳、均匀地融入厨房环境,改善厨房空气质量,为厨师和用餐者营造舒适空间。整个过程形成一个完整的 “捕捉 - 净化 - 回流” 内循环闭环,从源头杜绝油烟外排,真正实现 “零外排”。

内循环烟罩一体机通过高效的油烟捕捉系统、多层次净化技术以及合理的空气回流设计,成功攻克油烟外排难题。其独特的净化技术组合,不仅为无法安装排烟管道的餐饮场所提供了可行解决方案,也为环保事业贡献力量,让厨房在高效运作同时,做到绿色、清洁,为人们打造清新舒适的烹饪和用餐环境。


友情链接

友链合作